
誠正可靠的關係
身為全球著名通訊與娛樂電聲產品領導者,美律致力推動永續供應鏈管理,視供應商為重要的合作夥伴,藉由與供應商穩定且密切的合作,創造經濟價值之外,更期許供應商夥伴們共同遵循RBA行為準則,並重視社會與環境責任,共同創造永續共好的供應鏈。
01
公告衝突礦產政策
02
100%完成關鍵供應商CSR稽核
03
100%金屬供應商不含衝突礦產
04
97%供應商簽署社會與環境責任承諾書
05
100%產品皆符合國際環保法規
06
未發生違反有關產品與服務的健康和安全法規之事件
源流管理
新供應商遴選制度
美律遴選新供應商時,由採購、品質、研發與工程等相關單位組成評估小組,評估範疇不僅涵蓋公司基本資料、品質系統與智慧財產權等商業指標,同時深入檢視供應商在化學品禁限用物質管理系統、社會與環境永續作為、勞工權益保障、禁用衝突礦產及企業治理等ESG 面向的表現,以識別特定產業或產品供應商風險,必須經評鑑且確認審查結果通過,列入合格供應商清冊。
遵循永續
美律遵從RBA 行為準則規範要求,依該準則為藍本制定「供應商行為準則」,分別就勞工、健康與安全、環境、商業道德、管理體系等相關規範,要求供應商除了遵守準則之外,同時應遵循其經營所在地之法規,美律也鼓勵供應商要求其上游供應商採用本準則。2024 年更制定「美律衝突礦產政策」,落實採購責任,要求供應商採用經責任礦產計畫(RMI)認證的冶煉廠,符合衝突礦產規範,落實人權保障企業責任,管理供應商衝突礦產的盡責調查計畫,提升供應商資訊透明化,確保公司符合法規與客戶要求。
社會與環境責任承諾書簽署
為落實社會與環境保護責任的承諾,並強化負責任的採購管理作業,推行「供應商經營與環境永續承諾書」,內容涵蓋用工條件、道德規範及環境保護三大面向,要求供應商遵循相關社會責任並重視環境保護,共同與美律攜手推動綠色供應鏈。
註:未簽署供應商經營與環境永續承諾書及無衝突金屬使用宣告書者皆為客戶指定供應商
衝突礦產調查
美律宣示與承諾不接受使用來自衝突礦區的金屬,供應商必要求簽署「無衝突金屬宣告書」,且遵循OECD 盡職調查指南,以最新版衝突礦產報告表單(CMRT),透過GPMS系統作業供應商物料礦產來源調查,每年要求供應商如實且完整揭露產品材料中金屬是否使用來自合格礦區。在2024 年完成調查621 家產品內含有金(Au)、鉭(Ta)、錫(Sn)和鎢(W)等礦產的供應商,100% 可溯源至RMI 認證合格之金屬冶煉廠。
供應商稽核
定期透過價格、品質、交期、服務考核制度,對供應商進行績效監控評比。績效評比分為ABC 三級,綜合得分不及格或來料抽檢發現無有害物質不符合標準之供應商,依輔導計畫進行供應商改善與成效追蹤,持續滾動式精進及循環機制,確保供應商符合美律的標準。
此外,美律每年皆以最新版RBA 審核與修訂供應商CSR 稽核作業。稽核評等C 級須經輔導改善後導入,D 級則列為不合格供應商,終止合作關係。
截至2024 年,集團一階供應商有926 家,供應商CSR 稽核累計有334 家(36.07%),占製造供應商採購金額比85.9%。
關鍵供應商稽核
美律2024 年度依採購金額、高風險材料等條件,鑑別出59 家關鍵供應商實施現場/線上稽核,其中鑑別具有負面社會或環境衝擊的關鍵供應商中,需改善有3 家(5%)且100% 於90 天內完成改善通過,改善後通過率100%(評等皆為B 級以上),平均分數85.8 分。59 家關鍵供應商占集團製造供應商採購金額22.6%。
針對有交易往來的供應商依不同的風險評定方式列入評估(如關鍵材料、採購金額、客戶要求等條件),定期透過問卷調查分析評量風險應對回饋的作業循環管理機制,完成「公司政策」、「財務調查」、「資訊安全」、「供貨分級警報」四項風險管理,穩定監控供應商作業,以降低因氣候變遷、疫情、財務營運危機、駭客入侵等造成營運的影響與損失。
供應商風險管理

供貨分級警報
2024 年供貨滿足客戶需求,無異常情形發生。
財務健檢
2024 年導入第三方財務分析系統-Rapid Ratings 平台,藉以專業的分析,進行供應商財務風控管理。2024 年針對180 家公司(包含關鍵供應商、淺在合作供應商、電子料原廠等)進行財務健檢分析(Very Low Risk、Low Risk、Medium Risk、High Risk、Very High Risk 等級鑑別),降低合作營運風險。
資訊安全評鑑
由資訊安全推廣小組依據ISO 27001 規範,設定五大軸向(資通安全政策、網路架構、權限管理/ 資料保護、病毒與弱點防護及資安基本保護等)評鑑標準,加入產業資安風險+斷鏈風險綜合評估,有效判斷與預防供應商肇生資訊安全事件時,美律所承擔產能風險影響。2024 年針對26 家關鍵供應商,存取組織資產關聯之風險向選定供應商進行等級評鑑(A、B、C等級鑑別),調查結果無異常。
在地化
美律持續開發與提升在地採購與供應鏈多元性,提升調配彈性。為加速物料流動、提高溝通效率並減少運輸過程中的碳排放,依據生產工廠所在地實施在地化採購策略,優先選擇當地供應商,亦協助供應商改善供貨品質進而強化其核心能力。另持續關注供應商所在地是否可能因氣候變遷或無預期性的天災影響生產或運輸,在短鏈供應和在地服務下,調配穩定供貨。
面對地緣政治等挑戰對供應鏈的影響,美律2024 年搭配風險分散策略,在中國廠區之外,亦有泰國、越南廠區支援生產調配。中國廠區在地採購金額比48%、非電子料件達98%,非中國廠區在地採購金額比約8%、非電子料件16%(主要電子材料係由客戶指定向知名大廠採購,如半導體元件)。
交流成長
美律在產品專案開發階段,由美律研發單位、採購單位與客戶、供應商共同合作,研討問題及技術分享,解決各階段瓶頸,協助供應商之製程及品質優化。
此外,為協同推動永續議題,透過供應商大會、綠色管理培訓會及SCM供應商平台,與供應商夥伴們雙向交流、溝通,提升雙方合作默契與共識,持續朝永續發展精進。
此外,為協同推動永續議題,透過供應商大會、綠色管理培訓會及SCM供應商平台,與供應商夥伴們雙向交流、溝通,提升雙方合作默契與共識,持續朝永續發展精進。
綠色學堂
自2022 年起,美律持續推行供應商培育與訓練,2024 年針對一階材料製造商舉行3 堂線上綠色學堂,共296 家供應商參與培訓,藉由綠色產品規範、國際ESG 發展趨勢及環保法規等面向的課程,向關鍵供應商推動與提倡ESG 管理概念,進而推廣美律的永續經營方向與綠色供應鏈管理相關政策。
重點綠色供應鏈成功案例
近年減碳與綠色環保等議題備受關注,美律積極攜手核心供應商為綠色地球一起努力,如與塑膠模具與注塑供應商東浦集團合作,共同開發再生樹脂、水性漆製程等綠色材料,讓終端客戶的產品更具永續特質。另有其他5 家供應商在設備升級(如:油壓改電動)、能源更新(如:太陽能光伏發電工程)或環保材使用(如:CCL 可降解回收材)執行排碳優化。